雖然目前,關于普洱茶樹齡的稱呼沒有標準化,都是大家俗語而成,其中的規(guī)則大家對此都是默認的。對于古樹茶,大概有這么幾種認為:
1、西雙版納州認為100年以上栽培或者野生茶樹;
2、茶樹樹齡在200年到400年以上;
3、樹大的茶樹就是古樹茶,也叫大樹茶;
4、茶葉滋味醇厚,生津回甘好,少苦少澀的就是古樹茶;
5、森林里的茶葉九十古樹茶。
※對此,大家的認知是參差不齊的,古樹茶也就有了機會;古樹茶開始火起來也不過從2010年才開始的,每年占比3%的產量,幾乎90%以上都是用來做生茶。換而言之,古樹熟茶也就只有不到10%的產量。
物以稀為貴;古樹熟茶倒是很符合這個特點,現代企業(yè)很難把觸角伸到這個層面,一個產量問題,還有一個是品質穩(wěn)定性的問題;另一個方面則是普洱茶市場的參差不齊,在這其中,古樹熟茶這方面專業(yè)的茶企茶商幾乎沒有,只是附帶的做一些。
綜合以上,普洱古樹熟茶能讓古樹茶更細化,但這種細化成本是高昂的,不僅僅對于消費者,對生產銷售者來說更是;因為沒有一套標準,沒有生產標準,沒有原料標準,也沒有概念的定義,品質鑒定的標準,更沒有監(jiān)督誠信機制。